词典

悚然的意思

sǒngrán

悚然

三七中文 37zw.net

    词语解释

    悚然[ sǒng rán ]

    ⒈  形容害怕的样子。

    毛骨悚然
    若士举臂而竦身,遂入云中。——《淮南子·道应》
    举戈林竦,挥锋电灭。——《文选·木华·海赋》
    我很悚然,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,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。——鲁迅《祝福》

    terrified; horrified;

    三七中文 37zw.net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惶恐不安貌。

    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霸传》:“顷闻二宫并絶宾客,远近悚然,大小失望。”
   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八:“杜少陵 诗云:‘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……臣如忽至理,君岂弃此物!’即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之意也。士大夫诵此,亦可以悚然惧,惻然思矣。”
    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三折:“赤律律起一阵劣风,劣风,不由人不悚然惊,凛然恐。”
    鲁迅 《彷徨·祝福》:“我很悚然,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,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。”

    ⒉  直竖貌。

    《西游记》第十回:“龙王见説,心惊胆战,毛骨悚然。”
    《红楼梦》第一〇一回:“﹝ 凤姐 ﹞虽然毛髮悚然,心中却也明白。”
    水运宪 《祸起萧墙》:“傅连山 毛骨悚然。”

    ⒊  肃然恭敬貌。

    《北齐书·李绘传》:“音辞辩正,风仪都雅听者悚然。”
    宋 叶适 《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》:“岂不富贵,视若一尘;我为悚然,思见其人。”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两公子听了,悚然起敬。”

    三七中文 37zw.net

    国语辞典

    悚然[ sǒng rán ]

    ⒈  恐惧的样子。也作「悚悚」。

    三国演义·第一七回》:「于是三军悚然,无不懔遵军令。」
    《儒林外史·第七回》:「二位也觉悚然,毛发皆竖。」

    三七中文 37zw.net

    英语frightened, terrified

    德语angsterfüllt (Adj)​

    法语terrifié

    ©2023 37zw.net